楚雄州社会科学社团发展阶段和特征

日期:2016/10/1 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5195 

上世纪 70 年代末,楚雄州建立的各学会、协会、研究会都挂靠在党委和政府部门,会员广泛分布于全州党政、教育、财贸、农林、税务、金融等众多部门,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政治经济学、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党建基础理论;民族 理论、人口理论、法学、政治思想工作理论;农业经济、财税金融理论;民族文化、民族民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宣传。社科工作者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历史时期,在楚雄州普及改革开放理论,开展社会科学启蒙教育,用理论指导改革实践方面作了大量工作。这一时期的社科研究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,弘扬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,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、澄清 理论是非,推进楚雄州“两个文明”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
上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中期,社团工作健康发展,学术研究取得明显成效,推动了州社科联的成立。在此期间,相继成立了楚雄州新闻工作者协会、州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、楚雄师专社科学会、州经济学会、州地方志学会、州卫生系 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,社团数量增至31个。这些社团紧紧围绕楚雄州的实际工作,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,对楚雄州在“两个文明”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 实问题开展了对策性研究,为州委、州政府及有 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。此间,社科工作者的研讨论文、调查报告和工作研 究有一百多篇被全国、全省性的学会选用,有 37 篇论文获楚雄州十年优秀社科论文奖,有50 多篇获省以上优秀论文奖,有15 篇入选参加了全省生产力标准讨论会。1988 年全省宣传干部优秀论文评选的三个一等奖中,楚雄州获得两个。社科工作者出版专著十多部,其中刘尧汉所著《中国文明源头新探》、《文明中国的十月太阳历》,杨和森所著《图腾层次论》,芮增瑞、杨继中合著的《彝族文学简史》等,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好评。

楚雄州社会科学社团卓有成效的学术活动,推动了“楚雄州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”(简称州 社科联)的成立。在社会科学社团健康发展的形势下,成立全州性的社会科学社团指导部门 ---社科联,担负起引导、团结和组织全州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党委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,推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上台阶、上层次成为迫切需要。1988年9月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办公会做出了成立州社科联的决定。1989年4月,楚雄州社科联成立。州社科联成立后,参与组织了楚雄州生产力标准理论讨论会和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;全州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等活动;对已建立的社会科学社团领导班子、会员人数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等作了调查,提出整顿方案,根据发展的 客观需要和条件,推动新社团的成立;同时,筹 办并出版了会刊《楚雄社科论坛》。

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至今,社会科学社团机构逐步得到建立健全,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。90 年代后,州律师协会、州人民调解员协会、州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、州远程距离教育研究会、州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、州家庭教育研究会、州延安精神研究会、州内部审计协会、州福文化研究会相继成立。州延安精神研 究会在十县(市)发展了团体会员,成立了州 卫生学校延安精神研究会、州农校延安精神研 究会、州民族中专延安精神研究会3个分会。州教育学会对原有的州中学会语文、历史、外 语等教学研究会进行调整,成立了州中学语文 教学专业委员会等 17 个分支机构。州生态经 济学会发展了 16 个团体会员。这些社团坚持 了“三个一”的活动制度,即:每年召开一次 理事会、一次年会、研讨一个课题。2005年,州社科联实施了《楚雄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团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理顺学会与主管部门、 挂靠单位、登记机关的关系。一方面强化社会科学社团的自我管理;另一方面明确社会科学 社团的权利和义务,使社会科学社团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、规范化的轨道。
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